今天是:
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首页
共青团重庆大学研究生委员会
 首页 | 研团委概况 | 新闻速递 | 创先争优 | 社会实践 | 文体活动 | 心理咨询 | 常用下载 
最新通知
更多>>
· 公共管理学院第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炬心讲堂”...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23级研究生新...
· 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研究生团委学...
·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和...
· “学习党的二十大,砥砺奋进新征程...
· 公共管理学院云端体能PK大赛顺利收官
图文速递
更多>>
分团委动态
首页>>新闻速递>>分团委动态>>正文
讲座直击|【建園讲坛·第四十七期】重拾巴渝乡土建造文化自信——重庆新乡土团队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3-23 08:57:29  作者:文字:杨新旗  文章来源:   (点击:)

2021年3月22日,重庆大学风景园林系列讲座第四十七期《重拾巴渝乡土建造文化自信——重庆新乡土团队实践与思考》在建筑城规学院国际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深耕巴渝乡土建筑多年,重庆新乡土团队发起人吴杰担任主讲人,新乡土团队发起人钟华、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田琦、副教授许芗斌担任对谈嘉宾。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刘骏副教授为此次讲座主持人。

讲座伊始,吴杰以李子柒在国内外视频网站走红为例,谈到了在工业文明时代,保护农耕文化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吴杰认为乡土建筑不论是修建技艺还是原生材料都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巴渝地区乡土建筑遗存丰富,形式多样,技术成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却普遍缺乏保护。他以“南川大观镇张之选碉楼年久失修整体垮塌”、“武隆长坝镇刘氏庄园碉楼因排危而遭炸毁”为典型案例,进一步强调了在巴渝大地上,精妙的夯筑技术几近失传的困境。

随后,吴杰谈到中国乡村困境,他认为中国乡村不缺自然美,缺的是与自然交融的人居环境;中国的乡村不缺新房,缺的是可以传承的乡土建筑;中国的乡村不缺历史,缺的是能与现代生活结合的老屋。因此,吴杰强调乡村建筑设计应注意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融合、统一与变化的协调、建筑功能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传统建造技术与乡村建筑的传承、农业文化与乡土文脉的交融。

紧接着,吴杰以“武隆冉家沟(犀牛寨)传统村落乡土建筑保护传承”与“永川区黄瓜山梨花乡院”等重庆新乡土团队的实际项目为例,讲述了自己的团队在方案中如何遵循乡村的山水环境,如何使乡土建筑的原有格局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现代需要、如何采用传统的材料和工艺对旧房进行改造,以及如何与村民进行博弈与协商等。讲座最后,吴杰借用何智亚先生在新乡土夏令营闭幕式上的发言总结道,在开展传统村落乡土民居的传承与更新工作中,要从书斋走向田野,要从理论走向实践,要从政府引导走向村民自觉。

在对谈环节中, 田琦谈到了在乡土建筑的保护进程中,要注重实践,在改造中既要有制式的创新,也要体现乡土建筑的经济性。许芗斌表示要注重乡土聚落的传统价值,挖掘乡土的文化内核。吴杰表示在团队成长过程中,对乡土建筑的保护改造利用方式也在逐渐变化,但是乡土建筑是农耕文明的实物载体,应注重对这一样本、片段原汁原味的保留。钟华也从国家政策对乡土建筑保护带来的影响、乡土建筑保护人才的匮乏等方面对乡土建筑这一热议话题作出进一步引申。

39BC5

在提问环节,台上嘉宾就观众所提出的夯土材料的保护与利用,乡土建筑改造所遭遇的困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在思想火花的强烈碰撞中,第四十七期建園讲坛圆满落下帷幕。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共青团重庆大学研究生委员会             地址:重庆大学研究生院101A研究生团委办公室

邮编:400044         电话:023-65112009         Email: yjstw@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