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版图的西北端,有这样一个小镇:这里四季分明,果树连片;这里虽然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却有着一些与爷爷奶奶朝暮相依,日日夜夜思念着父母的留守儿童。2015年7月,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关爱服务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进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安仁镇中心小学,重庆大学公管学院部分同学在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支愧云副教授和学办主任王丽娟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为期7天的关爱留守公益行。
以爱之名 千里赴约安仁镇
和孩子们的初次会面在操场,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写着期待和紧张,好奇的同时也有一丝畏惧。简短的见面仪式后,这个关于爱的故事从一场破冰游戏开始。志愿者们分组开展了几轮游戏,和孩子们玩在一起,了解他们、亲近他们。距离在阵阵笑声中缩短,彼此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这些孩子基本都由爷爷奶奶照顾,但爷爷奶奶只能照顾到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性格培养能起的作用很小。因此这些孩子比其他同学更加胆小、不自信,有时候甚至有些孤僻。”活动开展第二天,在留守儿童教育经验座谈会上,中心小学的任课老师这样告诉我们。
为了克服孩子们性格中的“不自信”,志愿者们安排了为期7天的课程,内容除作文、英语、美术、手工、体育、音乐等基础小学课程外,还包含地理、历史、安全、心理健康等扩展课程。“我们想让他们看到一个更宽广的‘外面的世界’,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
心灵手巧 勾勒描绘彩色梦
“我画的是一个太阳,一个红旗,我的理想是认真地学习,长大以后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力量”,雷雨珊在班会分享自己的画时认真地说道。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尊重,每颗童心都有一个最美丽的梦。作为留守儿童,雨珊留给大家印象的却是一个积极、乐观的女孩,在听到她郑重其事地说出她的想法时,在场的所有老师把自己掌声与尊重送给了这位可爱的女孩。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灵魂的建造师,每一双巧手都能勾画出大千世界的美丽。43名孩子拿着剪刀、胶水、五颜六色的卡纸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满心期待着这堂趣味横生的手工课。课堂内容是在炎炎夏日为自己做一双漂亮的拖鞋,老师们收集了各式手工拖鞋的样式一一展现给孩子们,启发他们对于拖鞋的构想。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手上的制作,首先根据自己的脚码了鞋底,然后黏上上各种颜色的鞋带,最后装饰润色各种各样好看的图案。因为学校没有教手工的老师,之前孩子们也没有接触过此类课程,因此整堂课大家积极性都很高,特别投入,也特别珍惜和喜欢这样的手工课。
友爱起航 见证浓浓师生情
“霞姐姐,我爱你”“送给霞姐姐”“霞姐姐,虽然只认识一天,但是感觉你对我真的很好”……第二天的心理健康课后,志愿者王霞收到了很多小朋友设计的友谊卡,卡上有他们主动写上的祝福语。在体育课上,小朋友又纷纷充当起“老师”,教志愿者们跳皮筋,转蹦蹦球,跟志愿者哥哥分组进行篮球对抗。虽然只相处了一天多,志愿者们已然与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课堂互动环节中,小朋友们都不忘给喜欢的老师送上自己的心意:“包子姐姐”收到了孩子自己设计的邮票,“大眼姐姐”被很多小朋友抱着亲脸蛋,甚至有同学在放学后专门让父母带来家里摘的一大兜水果送给老师们吃……
更有趣的是,下午放学后,住得近的小朋友又结队返回学校,跟团队指导老师王老师一起做运动,教已经年逾40的“老师的老师”玩蹦蹦球……
虽然刚刚进入角色,还有很多不适应,但面对来自小朋友的热情,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注入百倍的激情投入接下来的工作。活动刚刚启程,愿每名志愿者都能在这条关爱路上步履坚定,越走越远。